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胡琨彬)随着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推进,长沙市同升湖高级中学艺术生再传捷报:朱紫颜考入武汉大学,阳佳惠考入重庆大学,李嘉丽考入湖南大学……一批怀揣艺术梦想的学子,以专业与文化“双优”的成绩叩开理想高校大门。在“艺术生是捷径”的刻板印象仍存的当下,他们用“左手书本、右手专业”的双重耕耘证明:艺术之路从非坦途,而是一场背负双重行囊的攀登,“艺术生也能成为优生”。
双重行囊:专业与文化的“平衡术”
“话筒前的光彩,需要书桌前的沉淀。”这是被湖南大学播音专业录取的李嘉丽的感悟。她的专业成绩234分并非顶尖,但凭借文化课的扎实积累,最终以综合分全省第22名的成绩圆梦。在同升湖,“文化课是梦想的翅膀”成为艺术生的共识——学校通过定制化教学计划、专业与文化课程科学配比,为学生搭建平衡支点。
美术生朱紫颜收到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背后藏着六年的积累:明亮画室里反复打磨的速写、校园角落写生时捕捉的光影,更有深夜刷题时的专注。“每一笔色彩都带着成长的温度,而文化知识让色彩有了更深的表达逻辑。”她坦言,母校“专业与文化齐头并进”的理念,让她避免了“重专业轻文化”的误区。
表演专业的阳佳惠则提到,班主任罗文老师会根据她的专业课时间调整文化课辅导节奏,“专业提升时不耽误文化,文化冲刺时也能兼顾排练”。这种“弹性平衡”,让她在专业成熟的同时,文化课稳步提升,最终以从容心态走进重庆大学。
成长沃土:从“底气”到“勇气”的蜕变
“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为人处事,收获了勇气与自信。”这是阳佳惠对三年高中生活的总结,也是同升湖艺术生的共同感受。
复读一年的美术生吴肖妍至今记得,解不出题时同学递来的草稿纸上写满鼓励,“是老师那句‘再试一次’,让我重新拿起画笔。” 最终她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坦言“同升湖不仅教公式与诗句,更教会我们从懵懂到笃定”。
表演专业的熊子茜把浙江传媒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比作“新剧本的第一页”。她难忘高三艺考时,把台灯当聚光灯、卧室当大剧院的日夜,更记得老师的教导:“表演的真谛不是模仿情绪,而是成为情绪本身。”这种专业认知的提升,与学校“好身体、好心态、好习惯”的理念相辅相成——在练功房之外,羽毛球场上的解压、班级活动中的协作,都成了成长的养分。
破局定义:“艺术生也是优生”的实践
“很多人觉得艺术生是‘文化不行才走捷径’,但现在艺术生要过‘双关’:专业过线只是敲门砖,文化课才是定盘星。”同升湖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通过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引入传媒实训设备、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让艺术生在“双重考验”中实现突破。
正如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的美术生沈佑柠所说:“小班化的学习环境让我能专注投入,同学的陪伴让压力有处可解。”在这里,艺术生的“优生”定义被重新书写:不仅是录取通知书上的名校名称,更是“专业有厚度、文化有根基、人格有温度”的全面成长。
目前,同升湖2025届艺术生录取仍在进行中。这些曾在画室、练功房、书桌前留下身影的学子,正带着“双重行囊”里的积累走向远方。而他们的故事,也让“艺术生也是优生”的理念越发清晰——真正的艺术之路,从来靠耕耘而非捷径,靠坚持而非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