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囊红旅”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引导青年学子勇担时代责任,传承抗联精神,赋能乡村振兴,近日,长春中医药大学“青囊红旅”实践团奔赴吉林省多地,围绕“烽火铸魂兴乡路,抗联薪火耀松江”主题,开展2025年暑期 “三下乡” 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访谈、资源梳理等多种形式,为当地红色旅游与乡村产业协同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足迹一:新站谈判旧址——激活红色记忆,链接乡村文旅

在见证重要历史时刻的新站谈判旧址,实践团深入考察其历史背景、保护现状及在红色文旅体系中的定位。团队详细评估了旧址与周边乡村的联动潜力,并围绕其承载的红色故事,精心策划并拍摄主题宣传视频,计划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旨在提升当地红色资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助力文旅影响力提升。

足迹二:长白山酒业集团——深挖产业红蕴,探索融合新机

走进蕴含抗战历史印记的长白山酒业集团,团队重点调研了葡萄酒产业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现状。通过与企业管理层、当地村民的深度交流及游客问卷调查,实践团收集了关于“红色研学+特色饮品体验”模式的潜在需求数据。这些资料为企业拓展文旅产品线、创新营销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足迹三:寒葱岭抗联密营遗址——重走抗联之路,诊脉生态红旅

在东北抗联战士浴血奋战的寒葱岭抗联密营遗址,实践团成员们重走抗联路,实地考察遗址保护状况、解说系统建设及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团队分工协作,记录游客行为特征、环境承载力等关键信息,并与遗址管理者深入座谈,识别生态红旅发展面临的瓶颈与核心需求,为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提供数据支撑。

足迹四:小汪清抗日根据地遗址——梳理资源禀赋,献策品牌塑造

抵达小汪清抗日根据地遗址,团队调研了其保护开发现状以及对周边乡村经济文化的带动效应。通过与村民访谈,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当地在红色旅游品牌塑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痛点与需求。基于调研数据,团队将着手形成针对性发展建议,助力当地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潜力,促进产业振兴。

足迹五:陈翰章烈士陵园——感悟英烈精神,设计教育方案

在陈翰章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聆听烈士后人讲述将军的抗联事迹,深刻感悟英烈精神的时代内涵。结合陵园周边乡村发展实际,团队重点调研了红色教育资源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并计划设计开发兼具深刻教育意义与沉浸式体验感的特色文旅活动方案,旨在激活红色教育活力,带动乡村文旅消费增长。

足迹六:华康医药企业——链接产业资源,探寻协同路径

团队还走访了深耕道地药材种植加工的华康医药企业,考察中医药产业与红色文旅协同发展的潜力。通过与研发人员的交流,团队深入了解了当地药材种植加工情况,并积极探讨了将红色旅游线路与药材种植基地参观体验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旨在推动特色产业资源赋能乡村红色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青囊红旅”实践团已完成对多地区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分析。接下来,团队将基于问卷调查与访谈成果,深入提炼“抗联精神引领红色文旅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并针对不同调研点的特色与需求,制定差异化、可操作的发展建议书,力求将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实际助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