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天热吃瓜!吃对四个瓜,身体顶呱呱

古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

天气炎热,正是吃瓜好时节

夏天吃对瓜,身体顶呱呱!

01/冬瓜:解暑第一瓜

夏天为什么要吃冬瓜?

冬瓜喜温耐热,成熟于夏季,所以它是“夏瓜”,因其药食两用、营养丰富、适合夏季食用,常被称为“夏季第一瓜”。

冬瓜性寒味甘、清热生津,夏季食用可以帮助解暑除烦、消肿利尿、排出湿气,还可以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钾元素,避免中暑。

推荐吃法:冬瓜虾皮汤

制作方法:

1.冬瓜洗净,去皮、去瓤后切小块备用;

2.起锅烧油,加葱末、虾皮炒香后放入冬瓜块,翻炒均匀;

3.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煮5分钟,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食用禁忌:

冬瓜性寒,脾胃虚寒、肾虚者不宜多吃。

02/丝瓜:养颜第一瓜

夏天为什么要吃丝瓜?

丝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通经络、活血的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丝瓜还含有维生素C、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丝瓜苦味质、较多的丝瓜黏液等营养物质,对于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缓解便秘有一定帮助,常被称为夏季“养颜第一瓜”。

推荐吃法:丝瓜炒毛豆

制作方法:

1.丝瓜去皮切小块;

2.毛豆焯熟;

3.起锅少放油,放上丝瓜翻炒,加盐调味;

4.丝瓜炒软后,放上焯熟的毛豆,翻炒均匀即可。

食用禁忌:

丝瓜性寒,脾胃虚寒、肾虚者不宜多吃。

03/苦瓜:降火第一瓜

夏天为什么要吃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具有消暑、清心除烦、清热泻火、利尿活血的作用,常被称为夏季“降火第一瓜”。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胃肠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可以刺激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强食欲并帮助消化。

推荐吃法:苦瓜酿虾滑

制作方法:

1.苦瓜切段,用勺子将苦瓜内瓤刮干净;

2.将虾滑塞进被掏空的苦瓜里;

3.将处理好的苦瓜虾滑段放入锅中蒸10分钟;

4.出锅后,淋蒸鱼豉油调味即可。

食用禁忌:

苦瓜性寒,脾胃虚寒、肾虚者不宜多吃。

04/西瓜:利湿第一瓜

夏天为什么要吃西瓜?

西瓜味甘,性寒,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的功效,但西瓜寒凉, 多食伤脾胃,冰西瓜更要少吃。

西瓜皮,中医称为西瓜翠衣,有解暑、生津、平心火的功效,且不如西瓜肉这么寒凉,更适合消暑食用。

推荐吃法:西瓜翠衣绿豆汤

1.取西瓜翠衣150克、绿豆100克备用;

2.锅中放入西瓜翠衣、绿豆,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水开后煮制15分钟即可。

食用禁忌:

西瓜翠衣绿豆汤适合体质偏火热的人群,脾胃虚寒、肾虚者不宜多吃。

其实不止现代人喜欢,古代人对吃瓜也情有独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想想假若穿越到古代,能一边食瓜果,一边读小诗,这多是一件美事啊?

但是,当我们穿越回古代,又能吃到什么品种的瓜呢?

假如你身处秦汉或之前,那大概率会是甜瓜,尤其是薄皮甜瓜。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两粒约3900年前的甜瓜子壳,证明甜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传入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早的瓜类作物之一。

诗经中所言“七月食瓜”,便是指的今日的甜瓜。当然在历史上曾被称作“甘瓜”或是“香瓜”,春秋《墨子》有“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汉魏古诗有“甘瓜抱苦蒂,美枣生刺棘”。

甜瓜在先秦还被视为祭祀佳品,《诗经·小雅·信南山》记载“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腌制后的甜瓜成为敬献祖先的贡品。

假如你来到了五代时期,足够幸运,就能吃到西瓜。

西瓜因来自西域而得名,其传入中国最早可追溯至五代时期。五代晋人胡峤在《陷北记》中提及:“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五代以来,西瓜得以种植,南宋时在南北各地迅速传播,元以来已呈弥漫之势。而嘉靖皇帝特别喜爱西瓜,令人专门开辟小瓜园种植。因他生性多疑,便派亲信太监看守瓜园,直至西瓜采摘后亲自送入宫中供自己食用,而其他瓜园进奉的“贡瓜”则一概不吃,只用来赏赐臣子

假若生活在宋代呢,你的减肥餐——生吃黄瓜就出现啦!

据考证,黄瓜的传入应与东汉以来佛教的传入有关,十六国时期的译经中已有“胡瓜”之名。《贞观政要·卷六·慎所好》记载:“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就此“胡瓜”改名“黄瓜”。

虽然传入中国较早,但受佛经对其性味负面说法的影响,黄瓜长期未获重视。唐人孙思邈《千金要方》称胡瓜“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血热”

南宋以来种植、食用才逐渐普遍起来,不过最初也多是等它成熟、皮色变黄之后腌制食用。南宋以来转为青嫩时摘食,鲜食烹煮均可。

在宋代,我们的丝瓜也闪亮登场了

宋代以前没有任何丝瓜迹象,北宋后期以来才有关于丝瓜的记载,丝瓜也有别名叫做“鱼际”,可能是外来的音译。

丝瓜可能是入宋后,随着闽、浙一带对外交通贸易的兴起而由海上传入,在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吃到丝瓜。

丝瓜本名 "胡瓜",后赵皇帝石勒忌讳 "胡" 字,故意问大臣樊坦:"此物何名?" 樊坦巧答:"紫案美味,银杯绿茶,金樽甘霖,玉盘丝瓜。" 从此 "丝瓜" 之名流传。这一典故不仅体现语言智慧,更见证民族融合的历史脉络。

当时间来到清朝,那可吃的瓜就很多了,不如尝尝当时的贡瓜——哈密瓜。

哈密瓜是甜瓜的一种,秦汉以来的文献中就陆续有记载,《后汉书·郡国志》所言“敦煌古瓜州,出美瓜”,但哈密瓜之定名和广为人知开始于清康熙年间。是哈密地方首领向清廷贡瓜,遂有哈密瓜之名。

曾经有一首诗这样描绘哈密瓜入贡得名的这段史实:

龙碛漠漠风抟沙,胡驼万里朝京华。

金箱丝绳慎包匦,使臣入献伊州瓜。

上林珍果靡不有,得之绝域何其遐。

金盘进御天颜喜,龙章凤藻为褒嘉。

想到这场面,手里的哈密瓜是不是顿时就更甜了?

哪种瓜是你的夏日最爱?

你有什么做瓜食谱?

快来告诉我们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