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4个器官“用得勤”的人,更长寿


只要迈开双腿就能激活下肢肌群,如果步幅大、速度快、踮脚尖,对肌肉的刺激更强烈,能加大能量消耗,还可以促进远端血液回流至心脏。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发的研究证实,相比于每天坐姿时间低于9.3小时者,超过11.6小时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7%,即便运动也难以完全消除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指出,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险因子,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

03

如何有计划地“少静多动”


在快节奏生活中,不少人因“没时间”“太累”等原因,难以迈出动起来的第一步。专家们建议,打破这一困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找碎片时间运动


比起专门抽出一大块时间运动,化整为零的锻炼相对简单,容易让人付诸行动。


比如,上楼不坐电梯,选择爬楼梯(以身体舒适为前提);饭后散步10~20分钟;每坐30分钟就起身活动1分钟(如靠墙静蹲、提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提前1~2站下车,步行前往目的地。


强度一点点递进


平时很少运动的人,如果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不仅受伤风险高,还容易让人产生抵触心理。


建议从散步这一简单项目先养成习惯,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速度、步幅、时长。



随着机体逐渐适应,可能会自发想要提高强度,开始尝试慢跑、骑行、力量训练等。


老年人的体力有所衰减,更适合太极拳、八段锦等相对柔和的运动。


寻找运动搭子


参加羽毛球、乒乓球俱乐部,或组建健身群等,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鼓励、彼此监督,更能让人长期坚持下去。


除了结伴运动外,“手工社交”这类非言语协作,可避开社交焦虑的常见触发点,虽然互不打扰,但彼此仍在相互陪伴。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刘更生提醒,勤快也不能过度。


比如,有些人白天久坐,特意在晚间进行高强度运动,因与睡觉时间相隔太短,机体过于兴奋,难以入睡,生物钟被打乱,长此以往反而是对健康的损耗;也有人已经十分疲惫、气喘吁吁、肌肉酸痛、乏力,仍咬牙坚持,反而会增加运动损伤风险,得不偿失。



来 源:人民日报微信、生命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