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北京大学阅读文化节开幕式暨主题讲座4月23日在北大图书馆举办。以“河洛传薪,文脉绵延——共读中华文明史”为主题,本届阅读文化节贯穿全年,通过讲座、书展、文化展、文化艺术体验、阅读报告发布等系列活动,引导师生溯河洛之源、探文明根脉、悟历史智慧。
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在致辞中提出,阅读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对于幸福人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希望,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要继续发挥信息中心、学习中心的作用,要继续为师生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未名阅读之星”颁奖仪式。校领导和多位学者为2024年度12名“未名阅读之星”获奖者颁奖。图书馆授予他们这一荣誉称号,旨在树立学生阅读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阅读氛围。获奖者之一、历史学系2021级本科生张若天分享了他的阅读感悟。他从阅读文化节主题出发,联系自身研究非洲-阿拉伯历史的经历,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张若天认为图书馆不仅是书籍的存储地,更是文化与权力交织的观察场所,他通过在北大图书馆的深入阅读和跨学科探索,拓宽了学术视野,培养了深度阅读习惯。他还结合田野调查经历,强调学问既在典籍也在生活。他感谢图书馆老师和工作人员的付出,并祝愿大家通过阅读收获精神栖居的角落。
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心退休教授阎步克为在场师生带来了题为“《世说新语》的文化背景:‘宁作我’的时代”的讲座。他首先介绍了《世说新语》所处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并进一步讲解了《世说新语》背后的玄学思潮以及儒学和道家玄学的交锋,通过对《世说新语》的文本细读,详细解读了魏晋风度的内涵与名士生活的细节,着重讲解了魏晋少年名士和贤媛才女的记录。阎步克的讲解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借用西方启蒙思想帮助听众更为直观地理解魏晋时期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讲座后他还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回应了同学们的诸多提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