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动能转换:拓宽联通世界的“开放之门”

2025年4月29日,由中外运物流(云南)有限公司运营的“澜湄快线”中老泰缅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首次开行。记者赵伟摄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凸显,为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图为中老铁路磨憨站(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

“开放对于昆明来讲,既是使命,也是必然,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现在已经走向了心联通。”央视大型季播文化节目《城市风华录》昆明篇,开篇就对昆明的开放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开放春城”在节目中也占据较大篇幅。

跟着央视镜头,昆明的开放画卷徐徐展开:中老铁路、磨憨口岸、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等一一呈现;一辆辆冷链车满载鲜花鲜果在公路上奔驰,一列列钢铁巨龙跨越山河穿梭不息,一架架飞机在空中翱翔通达世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能有效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与活力,也将为推动城市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聚焦扩大开放,近年来,昆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立足独特区位优势,敞开大门谋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以“开放春城”建设新成效为云南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贡献力量。

黄金大通道成色十足

“以前交通不便,我们的货要一个多星期才能运到老挝、泰国。现在交通方便了,一天就能运到。”从一个星期缩短到一天,这得益于节目中频频被嘉宾点赞的中老铁路。

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始终保持客货两旺的喜人态势,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黄金大通道。

截至2025年7月15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超555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3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突破1480万吨,发送跨境旅客54万人次。这条钢铁巨龙不仅联通中国31个省(区、市),更将辐射效应延伸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日益凸显其区域经济大动脉的核心地位。

依托这条“钢铁新丝路”,昆明至万象的“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实现26小时快速通达,“中老泰”全程冷链运输缩短至40小时。物流成本显著下降,昆明至万象段降幅达30%—50%,老挝国内段降低20%—40%。依托高效运输网络,东南亚热带水果得以“鲜”达中国消费者。今年7月,中老铁路榴莲日均运输量突破14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00%。截至目前,铁路部门已成功推出“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湘滇·澜湄线”以及“京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昆明陆港号”铁公海联运国际货运列车、“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先后发车……

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加速向昆明集结,昆明以王家营为核心区的国际班列集结中心正加速形成,国际贸易集散中心呼之欲出。

除铁路外,昆明公路、航空网络也快速织密,已基本建成面向全国、辐射区域、通达全球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线总数329条,通航城市175个,到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居全国第一。从昆明出发,2小时航程可以到达东南亚多数城市,5小时航程基本覆盖东南亚、南亚、东亚,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国并向国际延伸的航空网络逐步形成。“硬联通”提速,加速了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要素聚集,为“辐射中心 开放春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

从中老铁路到边境口岸,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到重点开发园区,磨憨在节目中多次出镜,引人关注。

磨憨,位于中老边境,地处昆明、万象、曼谷三大城市的中心节点位置,既是中国通往老挝重要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及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澜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通道之一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佳接合部。

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此举不仅让中老铁路国内段区域实现“首尾相连”、协同发展,也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托管以来,昆明全力推动资源向磨憨集中、政策向磨憨倾斜,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努力将其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样板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区。

如今,磨憨铁路口岸已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货运增速最快、面向东盟最大的铁路口岸。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跑出“加速度”:一个个重点片区提速开发,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投入使用,昆明托管以来,累计投资超100亿元,是托管以前6年总和的16倍。同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合作区“四区”叠加优势,实现要素保障、政策支撑和制度创新效益最大化,创新央地合作、探索东西部产业协作、创新实施“昆磨联动”、跨区域产业协作,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磨憨,正加速崛起为开放新高地、发展新热土,成为魅力绽放的“国门明珠”。

共筑友谊路走深走实

节目中,央视“风华团”走进云南省博物馆,郑和宝船的模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600多年前,出生在昆明的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就是乘着这样的船队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和友谊的种子。

从历史上看,昆明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素来有着开放友好的传统和开放包容的气质。如今,依托中老铁路这条造福沿线民众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昆明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心联通”,在人才培训、职业教育、跨境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学校有专门的中老铁路人才培养计划,为老挝培养了40名首批老挝籍铁路教师,14名中老铁路首批老挝籍机车副司机,每年都会有不同国家的学生前来就读。”在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央视“风华团”与来自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的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听他们讲述中老铁路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国之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多年来,昆明积极扩大国际“朋友圈”,与五大洲26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27座城市成为友好交流城市。在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昆明获得了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

随着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日益扩大,一系列国际展会、经贸活动、科技合作、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在昆明举行,昆明也连续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潜力的中国城市”。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34.2亿元,增长10%,昆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全面提升。

大道如虹,联通世界。昆明将继续沿着开放之路坚定前行,让友谊之路越走越顺、合作之路越走越宽,用更高水平的开放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如《城市风华录》昆明篇里所说的那样:“昆明的‘花样’在这个有风的地方被吹起,还要飞去更多的地方。”(昆明日报 记者贾献培 王绍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