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进行通话实验,我来设置参数,压缩作业时间避免列车晚点”“司机明白!”4月12日清晨,停靠在昆明南站3站台的D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上,昆明机务段司机胡军和徒弟高翔神情专注,认真做着开车前准备……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自开通运营以来,至今已满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8.7万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旅客出行保持旺盛需求。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100%、终到正点率99%,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在这份成绩背后,离不开胡军的付出。他被称为中老铁路司机“总教头”,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驾驶最稳的列车
1976年出生的胡军,与铁路的缘分始于童年。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他,最熟悉的莫过于沪昆铁路上传来的汽笛声。“那时候火车跑得比汽车慢,但我总觉得车头那盏大灯能照见山外的世界。”1991年,他从铁路机械学校毕业,成为昆明铁路局最年轻的电力机车司机。
“一定要让自己驾驶的列车成为旅客乘坐体验最好的列车。”2007年担任城际列车司机时,善于钻研的胡军,解决了线路长大下坡列车冲动问题,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平稳哥”。
一次,为完成急难险重值乘任务,昆明机务段抽调胡军等23名党员骨干组成“尖刀班”,在他的带领下,“尖刀班”成员出色完成军、专、特、抢等重点运输任务100余次。
2016年,沪昆高铁、南昆客专联调联试期间,胡军带领第一批“云岭高铁开路先锋”不分昼夜奔波在新建成的高铁线路上,连续奋战150余天,标注了136处风险点,首创了“三色风险图”工作法,编制了《动车组操纵提示表》《应急提示卡》等标准化文件216项。
30年来,胡军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机车操纵水平,一步步成长为火车司机队伍里的领军人物。
钢铁动脉的“心脏守护者”
中老铁路运营初期,由于老挝在准轨铁路技术标准、规章方面几乎是空白,胡军发挥技术专长,主导编制了中老双语《行车作业指导手册》《跨境小运转管理办法》等,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国门,造福老挝铁路运输。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面对中老铁路客货运量逐年增长,迫切需要提升运输效率等难题,胡军主动请缨到中老铁路“尖刀班”工作,长期转战在墨江、元江、勐腊等艰苦地段。
经过不懈努力,他带领团队成员成功摸索出“国际列车安全无感操纵法”“跨国快速调运作业法”“站内对标”“准点运行”等一系列创新操纵法,使中老铁路货车牵引定数从2000吨提升至2500吨,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动车组对位停车误差控制在0.2米范围内,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授人以渔的“总教头”
随着中老铁路、丽香铁路等线路相继开通运营,列车开行对数逐年增长,火车司机缺口较大。作为云岭高铁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胡军把大量精力和心血花在培养“新人”上。
新司机高建雄至今记得第一次接触配属到中老铁路的CR200J型动车组时的场景:“胡军半跪在司机室地板上,手把手教他辨识138个操作部件,从制动手柄的45°回旋角度到紧急制动阀的0.3秒触发阈值,每个动作都被分解成‘毫米级’操作口诀……”
“记住,最后10米控速得像用指尖捏豆腐一样,用力要轻要稳才能精准对标停车。”面对每一批学员,胡军都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
在他的倡导下,昆明机务段建成全国铁路首个火车司机实作练功线——金秧练功线,设置了雨夜坡道起停、异音异状停车等28类极限工况,要求学员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处置各类情况,新司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70%、故障判断准确率达98.7%,昆明机务段连续5年国考通过率保持全国铁路第一。
2024年6月,昆明机务段接到老中公司委托培训12名老挝籍学员的重要任务。面对交流不畅、文化差异等挑战,胡军通过图示化教学法、情景式体验等,帮助学员快速提升操纵技能,并在培训中传播中老友谊。这批学员学成回国后取得了机车驾驶证,成为老挝首批实现独立值乘的火车司机。
8时8分,动车组从昆明南站缓缓驶出,车头“澜沧号”3个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驾驶室内,胡军目光紧盯着前方蜿蜒的轨道,手指轻轻触碰操纵台上熟悉的按键,一路向南驶去……他的征程仍在继续,故事也将在铁轨上不断续写。
云南网记者 夏方海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