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行政单位里,所有的秩序、体系、资源分配和话语权都是按照行政级别和职务划分好的。哪一级有哪一级的权力,同样哪一级也有哪一级的责任,任何与自身级别、职务不相匹配的言行都将碰壁,甚至有时头破血流。知难而退还好,一意孤行很可能会误终身。听起来很残酷是吧,但这就是现实,同时也是机关保持正常有序运作的必然规则。
一、公务员的职位
1.综合管理类。负责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听起来很高大上的,简单说就是机关部门的公务员,负责指挥基层怎么干。
2.行政执法类。主要集中在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比如公安、税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保、海关等,而且必须是基层一线。简单说就是在机关的指挥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具体干。漫谈君本人就是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3.专业技术类。这类公务员有专业技术且专门负责技术,比如法医鉴定、痕迹检验、翻译等,数量比较少,很多单位都不涉及。
好像有点复杂是吧,其实怎么界定某个公务员的职位不用公务员本人操心,组织人事部门自然会依规作出安排,你不用想,想了也白想。而且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位身份可随时转换,就看你在哪个岗位干活了。两者之间的身份地位、工资待遇、晋升通道没有任何差别。
二、公务员的职级。
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的新名词,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貌似打通了基层公务员待遇上升的通道,但就漫谈君所在单位实行一段时间的情况看,其实与原先的非领导职务晋升没有太多区别。副科长熬时间就能拿正处级的工资,这类事不会发生,想想算了。以综合管理类为例,职级分为巡视员(一级、二级)、调研员(一至四级)、主任科员(一至四级)、科员(一级、二级),看起来是不是比以前的更晕了?职级是个新事物,设置也相对复杂,很多看官可能还有模糊认识,漫谈君在今后文章里详述。另外交代一句,公务员职级只在厅局级以下设置,也就是说,副省部级以上的,都是实职领导,不存在所谓的副省级非领导职务。
三、公务员的职务。
这是公务员队伍的基本架构,俗称“当官儿的”那些人。具体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副职;厅局级正职、副职;县处级正职、副职(有很多县级市,职务是市长其实是县级);乡科级正职、副职(乡镇书记、乡镇长)。严格意义上讲,只有担任以上这些的职务的公务员,才能被称为领导干部。具体说,担任这些职务的公务员,负责本职务范围内的管理工作和审批工作,手上都有(应该有)或大或小的职权,但是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目前追责非常严格。实行职务和职级并行的意义,其实也加重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当官意味着担责,当官必须担责,在这个方面,漫谈君认为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