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资质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审查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需要年满18岁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
确认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主体资格,主要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资质证书、授权委托书等。
审查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资格证明,确认其是否持有授权委托书及授权范围。
根据合同内容审查对方是否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资质条件。例如,经营电信业务需要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资格许可证,通信建设工程需要相应资质等级。
特殊行业需要审查特定的资质证书,如药品企业需审查药品经营许可证,房地产企业需审查其“五证”等。
评估对方的履约能力,包括经营现状、以往合作情况、客户评价等因素,以确保签约后能够顺利履行合同。
核实对方的经营范围是否涵盖合同内容,确认其是否有权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或建设。
如果合同由代理人代签,审查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权限、代理期限及授权范围。
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欺诈、胁迫等情形。
确认合同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虚假合同和欺诈行为。
审查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完备、明确,包括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审查,可以有效地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履行性,降低合同风险。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审查内容,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