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医“心”为民佑健康 凝心聚力攀高峰

转自:扬子晚报

日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志该专科综合实力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难度大,技术能力要求高,医师培养周期长,是外科学的金字塔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过多年发展,手术数量及质量均位列苏北前列。开展各种国际前沿主动脉手术,为周边区域近800万人口提供生命保障,同时开展各种高难度、高精尖微创心脏手术,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区域心脏大血管外科诊疗中心。

科室现有技术人员1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2人,硕士及以上占比达到92.23%,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配备了IABP、CRRT、一氧化氮治疗仪、心室辅助等高端医疗设备,为心脏大血管安全保驾护航。近年获得2024年淮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3年淮安市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及医院重大实用领先技术奖一等奖2项。开展多项苏北五市首例手术,包括微创单纯性房颤消融术,微创左心耳夹闭术,微创小切口搭桥手术,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主动脉弓部杂交手术,经心尖二尖瓣Clip钳夹术及David手术等。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主动脉根部处理,主动脉杂交手术,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房颤外科消融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上创造了淮安方案及淮安经验。

学科带头人徐志伟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心脏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同时也是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副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

在徐志伟的带领下,科室开展多项技术得到患者好评。自2023年起常规独立开展素有心血管外科“金字塔顶尖手术”之称的David手术,用于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急性主动脉夹层等复杂病症。该手术通过将主动脉瓣膜保留并移植到一根人工主动脉移植物上,既有效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又避免替换瓣膜带来的问题。具有术后无需长时间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等优点。

2024年12月,开展苏北地区首例“火箭心”人工心脏(磁悬浮式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手术,同时也是苏北地区首次给已经有过一次开胸手术史的患者进行第二次开胸,植入人工心脏的手术,可谓在技术领先和手术难度两大方面实现了双突破。

在开展新技术的同时,淮安市一院心脏外科持续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着力建设苏北主动脉夹层救治2小时生命圈。曾有一名88岁的沭阳老太太,突发胸痛2小时,本着对淮安市一院的信任,患者家属连夜赶至该院急诊,通过CTA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A型主动脉夹层十分凶险,一旦发病,犹如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出现破裂死亡。急诊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案,尤其是夹层累及主动脉弓部的时候,需要用到“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此类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极高。

面对高龄患者,徐志伟主任带领团队争分夺秒,连夜急诊手术,积极抢救,通过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案,将患者体温降至18℃左右,呼吸、心跳停止,就连新陈代谢也几乎降为零,迅速为患者进行了主动脉瓣成形+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这也是心脏外科高精尖的手术之一。随着清晨第一缕曙光出现,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第二天,88岁的老太顺利清醒,拔除气管插管,手术后第10天,顺利出院。

未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将围绕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临床技术发展、辐射作用的发挥等多方面全面发展,提升科室的综合实力与区域影响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陆雪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