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洛报融媒记者从中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企业在近日举行的上海车展上完成车规级全铝高压解决方案全球首发,通过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为 “以铝节铜”国家战略实施贡献创新“洛阳标杆”。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但面临“贫铜富铝”资源困局,“以铝节铜”是缓解当下铜资源困局、保障产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破局点。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发展对轻量化需求迫切,强化铝代铜应用就显得更为关键。
通过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中航光电此次首发的解决方案,系统解决了铝导体易氧化、铜铝电化学腐蚀、应力松弛和蠕变等问题,通过力学仿真分析、振动仿真分析、温升仿真分析等方式,实现片式铝基接触件、全铝Busbar系统等创新产品的量产落地,构建起从材料创新到产品实现,再到系统验证的完整技术链,目前已在国内TOP级车企800V平台实现规模化装车。
其中,在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领域,该企业打造的片式铝基接触件,主要应用于电池包、高压配电箱、多合一、电机电控等设备间的高压互连,通过创新性采用铝替代传统铜合金,依托材料优化实现20%减重突破。结合结构优化设计,该产品能够在确保载流能力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连接器重量,为整车轻量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针对大功率快充场景,中航光电创新开发出Busbar系统解决方案,相关部件在新能源汽车内部用于单体电池或模组连接,承担着电流传输与分配的功能。在研制过程中,中航光电攻克了铜铝界面电化学腐蚀问题,将载流能力提升至1000A,可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的超快充需求,彻底告别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
与此同时,中航光电还构建了铝导体全生命周期可靠性验证体系,开发出涵盖电化学腐蚀抑制、铝材质电镀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使产品耐久性达到铜材方案水平,推动高压互连铝代铜技术完全满足车规级严苛要求,为行业轻量化发展提供了可量产的完整技术路径。
未来,中航光电将持续关注新材料及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动车载大电流功率传输应用场景铝代铜的加速迭代,为行业提供更安全、更经济的互连解决方案,为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创新力量。
洛报融媒·掌上洛阳客户端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宋笑笑 王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