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4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被誉为“不开胸的换瓣革命”。近日,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团队连续完成三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此次系列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院的TAVR技术正在迈入 “常态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72岁袁奶奶(化名)患有哮喘20年,高血压30年。近1年,她总感觉胸闷、心悸、气促,特别是年初偶然感冒后,不仅胸闷、心悸、气促的症状更加严重了,还出现了双下肢水肿、夜间憋气等情况,她慕名来到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经过心脏彩超等详细检查后,提示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心脏扩大、心衰等情况。
面对袁奶奶的病情有高龄、哮喘、高血压等多重风险, 医院医务部启动了多学科联合诊疗,由医院助理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刘宇带领的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精锐力量组成的团队评估后,认为患者通过开胸换“心”门风险高,且具备微创介入治疗的指征,采取主动脉置换“心”门风险相对可控。
“TAVR手术通过微创介入的办法,从大腿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然后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到病变瓣膜位置,从而取代病变瓣膜的功能。”心血管外科执行主任薛湘苏介绍。再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手术团队顺利为袁奶奶将人工瓣膜在指定位置释放,术后袁奶奶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69岁高血压患者微创换瓣
69岁汪阿姨(化名)4个月前就总觉得气促不舒服,双下肢无力,血压还高,血压最高时达到150/98mmHg。由于气促得厉害,她住进了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经过心脏彩超等检查提示,汪阿姨是主动脉狭窄(重度)并关闭不全。
在医院医务部的指导下,由医院助理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刘宇带领的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学科专家组成的TAVR团队,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开展了手术。手术时导管在毫米级血管中穿行,精准地将人工瓣膜输送至病变部位并释放,闭塞的"心门"豁然贯通。术后,汪阿姨气促、乏力症状消失了,现已康复出院。
益阳男子慕名微创换瓣
熊先生(化名)是益阳市沅江人。早在半个月前就出现了胸闷气促的情况,在当地医院检查后提示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了寻求更好地治疗,经他多方打听慕名来到了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
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接诊熊先生后,明确其病情,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并同意后,心脏中心多学科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对手术细节的严格把控,成功通过微创的方式为其置换病变的主动脉瓣。熊先生现已康复回到益阳。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更依赖团队协作。我们团队经过多年合作,现已实现了TAVR手术从‘单台突破’到‘多台常态化开展’的转变。随着专科医联体的建设,该项技术服务的患者范围也从株洲地区辐射到了湖南省内多个地州市。”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助理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刘宇表示。
未来,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将持续优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诊疗技术流程,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普惠化,为更多患者重启“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