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停车场出入口处车辆穿梭不息,出入流畅自如。一辆银灰色轿车缓缓驶近出口,车牌刚进入识别范围,道闸便迅速自动抬起,播报器随即响起“叮”的提示音与 “无感支付,请通行”的语音播报,整个离场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前后用时不足 5秒。“以前离场总要扫码缴费,车辆多了还要排队,现在直接抬杆就走,真是太方便了!”车主刘女士感叹道。
这般便捷体验的背后,是无感停车技术在呼和浩特落地生根的成果。该技术依托车牌识别与免密支付的融合,将传统停车离场的流程化繁为简。车辆离场时,只需依次完成车牌识别、道闸抬升、直接通行、自动扣费4个环节,原本可能因人工缴费、扫码支付导致的长时间滞留问题迎刃而解。作为首批试点的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停车场,自开通无感停车功能以来,高峰时段车辆离场效率提升超 80%,车位日均周转次数增加近30%,告别了过去“进得去、出不来”的停车窘境。
目前,呼和浩特市智慧停车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全市528处新型停车场均已基本实现无感支付功能。从熙熙攘攘的商业综合体到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驾驶人只需通过爱青城 App或微信扫码完成车牌绑定,就能畅享“秒抬杆、零等待”的停车服务。
“我们将持续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不断优化智慧管理平台的功能模块,为市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停车服务。”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局公共管理科工作人员苏雅告诉记者。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还将继续探索无感停车与城市交通大数据的联动,为市民提供车位预约、智能导航等更多元化服务。随着无感停车的全面普及,这项便民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市民的出行效率与满意度,更为呼和浩特智慧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让城市交通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孙岳龙 实习生 葛一江)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