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细雨润物,万物复苏。这个延续两千五百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集体记忆。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社区祭祀活动正经历着从田间焚纸到文明追思的深刻嬗变。这场静悄悄的变革,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近期,文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向居民发放《文明祭扫承诺书》,倡导低碳祭扫;其次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微信群内发布《民乐县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居民自觉摒弃焚香烧纸、抛洒冥币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抵制封建迷信,告别祭祀陋习。主动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家庭追思、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文明祭祀不仅是环保行动,更是情感的深度表达。建立引导机制至关重要,文昌社区组建由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构成的劝导队,通过在小区、路口引导居民在公共区域划定集中祭扫点进行焚烧祭祀,严格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实现祭扫活动规范化、无害化,文明化。
本次宣传清明文明祭祀活动的意义,在于唤醒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当焚烧纸钱的浓烟被鲜花的芬芳取代,当鞭炮的喧嚣被思念的低语替代,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片蓝天,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文明为舟,以绿色为桨,在追思中凝聚前行的力量,共同打造更温暖、更和谐的社区家园。
作者:赵丽娜
编辑:王海旺
二审:赵小康
终审:李镔
总编: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