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一家三口去淄博吃烧烤喝酒,结账时惊讶:这是今年的物价吗?

在深圳福田CBD写字楼里摸爬滚打十年的林先生,早已习惯68元的精品拿铁和128元的网红汉堡。今年清明小长假,他带着妻女踏上了北上的高铁,目的地是最近火爆全网的「烧烤之城」淄博。

三天后返程时,这个习惯用计算器核对账单的财务总监,望着手机里的消费记录喃喃自语:「这物价,莫不是穿越回了2010年?」

列车刚驶入淄博北站,林先生就被站内巨幅电子屏惊得扶了扶眼镜——屏幕上不是常见的旅游宣传片,而是实时滚动的「烧烤排队指南」。穿蓝马甲的志愿者举着「牧羊村烧烤专线」的牌子穿梭人群,连自动贩卖机都在售卖「小饼蘸酱套餐」。女儿女儿扒着车窗惊叹:「爸爸,这座城是烧烤做的吗?」

本以为立马就能吃上烤肉,结果到了才发现这地方真是人山人海,不愧是网红城市!为了吃顿正宗烧烤,他们也是拼了——排了老长时间的队,但想想那滋滋冒油的烤串儿,心里还是美得很!

晚上七点的八大局便民市场,三百多个烧烤摊位绵延成星河。林先生的妻子数着菜单咋舌:「羊肉串2元?生蚝5元两个?这价格连食材成本都不够啊!」

更让他们新奇的是淄博烧烤的「半自助」模式:烤至八分熟的肉串架在小炭炉上,食客自己把握火候。女儿举着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学着隔壁桌大叔的样子,用特制小饼裹住肉串,配上小葱蒜蓉酱,咬下去的瞬间眼睛弯成了月牙:「特别好吃,肉大而且真正用炭火烤出来的很香!」,而且看得到的,后厨肉、饼子都是人家自己做的,一点没有预制菜!

吃着烤肉,总要喝点,林先生的目光被邻桌的琉璃酒瓶吸引。白色茅瓶上「国康1935」四个金字,让他很感兴趣。服务员笑着介绍:「这是咱本地人特别喜欢喝的酱酒,味儿老正了,而且不贵,您试试?」

林先生点了一瓶,拧开瓶盖的刹那,酱香喷香而出,特别的浓厚。

小老板介绍说,这个酒产自贵州仁怀——酱酒圈里公认的黄金产区,这块地方气候好、水质优,空气里都带着点酒香味儿,是酿酒的风水宝地,所以很多好酱酒都出自这儿。

这款酒背后的酿酒师傅来头也不小,叫范应华,之前在酱酒行业干了几十年,退休后也没闲着,继续搞起了自己的酒。他对品质要求特别高,从原料到工艺,每一步都要亲自把关,不将就、不糊弄。

这酒用的是酱酒最传统的“12987”工艺,一年时间才能酿出来,然后再窖藏五年,前后加起来得六年多,就是为了等它慢慢“成熟”,喝起来更顺口、更有味儿。

一入口就能感觉到酒体很厚实,香味也很足,有粮食香、还有点老酒才有的沉稳感。口感细腻柔和,下咽的时候一点都不辣嗓子,就算是第一次喝酱香的朋友也能轻松接受,完全不会觉得冲。

一句话总结:百来块钱的价格,三四百块的口感,值!

林太太这个平日只喝红酒的「小资派」,竟破天荒添了第二杯:「这酒像老茶,越品越有味道。」

吃饱喝足了,结账时的场景成了全家人的「魔幻时刻」。服务员划拉着计算器:「羊肉串30根60元,生蚝10个25元,蔬菜拼盘15元,国康1935一瓶158元,总计258元。」林先生反复核对账单,想起在深圳某网红店,同样的菜和酒得接近小一千,不禁摇头苦笑。

更让他震撼的是次日逛菜市场。五块钱三斤的草莓还带着晨露,现烙的周村烧饼十元一大袋,连出租车起步价都定格在七元。小女儿举着糖画在青石板路上奔跑,林太太忽然红了眼眶:「上次看到孩子这么开心,还是带她去香港迪士尼。」

临行前,他们在陶瓷琉璃博物馆遇见位退休老教师。老人端着搪瓷缸,里面泡着本地的高粱酒:「知道为啥我们物价低?你看这烧烤签子——」他指着窗外正在卸货的货车,「全是周边县城的工厂直供;啤酒是隔壁青州产的,酒瓶子循环用;连服务员都是街坊邻居,省了多少中间商?」

这次来淄博真的值了,这里人热情不说,还有本事能让百姓笑着掏钱,才是最好的买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