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榆林世纪广场的夜空被星月与激情一同点亮。万人齐聚的会场内,一场以黄土高原为魂、以陕北民歌为脉的合唱盛宴拉开帷幕。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高亢旋律划破长空,当《叫声哥哥你快回来》的深情吟唱回荡耳畔,当《保卫黄河》的激扬乐章响彻天际,这场由多方联袂打造的陕北民歌合唱大会,不仅成就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狂欢,更化作一部镌刻文化自信、融汇传承创新的文化诗篇,见证黄土天籁以更昂扬的姿态、更磅礴的气势,谱写属于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伴随着陕北民歌歌王王向荣的一声清唱,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各个节目精彩纷呈——管弦乐《红旗颂》缓缓奏响,让现场观众不禁回想起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更感受到神州大地跃动着的蓬勃生机;伴随着《黄河船夫曲》的前奏响起,全体合唱团成员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富有张力的表演,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陕北民歌与交响乐融合的震撼力量。
观众席上,上万名榆林市民群众充满热情与期待,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久久沉浸,或闭眼聆听、或轻声跟唱、或打起节拍,脸上始终洋溢着陶醉、喜悦的表情。
观众刘振琴感慨道:“这些陕北民歌陪我走过了大半辈子,今天听到年轻一代的新形式演绎,感觉既熟悉又震撼。特别是王二妮清唱的那段原生态民歌,瞬间把我拉回了儿时的记忆中。”年轻观众张龙则用手机记录下了现场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他说:“陕北民歌的高亢旋律、质朴情感和地域特色,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黄土文化的厚重、陕北文化的坚韧。一首首经典曲目接连唱响,更引发了我们对往昔峥嵘岁月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度共鸣,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放歌陕北,唱响中国。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场文化的接力——从老一辈艺术家到新生代传承者,从黄土高原到更加广阔的舞台。“过去都是一个人在台上独唱陕北民歌,这次活动让我切身感受到全民齐唱陕北民歌的兴盛图景。作为一名深爱陕北民歌、深爱黄土大地的歌手,希望陕北民歌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陕北民歌手沙莎说。
作为去年刚刚成立的一支年轻合唱团队,榆林男声合唱团将精心排练的《神仙挡不住人想人》搬上了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的舞台。“我们把《神仙挡不住人想人》改编成了一曲非常优美的合唱作品,并围绕声音技巧、情感表达等反复进行打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合唱团声乐指导史广义说。
陕北民歌不仅是旋律,更是我们与祖辈、与土地对话的桥梁。大会总导演白奎在采访中透露了活动背后的巧思:“我们希望通过‘传统+交响’的形式,在保留经典旋律的同时,以交响乐增强叙事效果和表现张力,让陕北民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能与现代审美对话,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当压轴曲目《歌唱祖国》唱响,全场观众自发跟随节奏一起鼓掌,掌声与旋律交织成一片震撼人心的音乐海洋。中国音乐家协会陕北民歌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军动情地说:“以合唱大会的形式演绎陕北民歌,在陕北地区尚属首次。今后,我们会邀请更多词曲创作者来榆林采风,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合唱作品,让陕北民歌这朵扎根黄土地的‘山丹丹花’,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绽放得更加绚烂。”
民歌是人民的艺术,最终要回到人民中间。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开幕式活动期间,新华社快看视频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群众新闻网视频号、榆林传媒中心视频号、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视频号等10余个媒体平台纷纷开通线上直播,总观看量突破11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合唱团还将在榆林进行多轮精彩展演,并举办陕北民歌专家讲座、陕北民歌合唱学术会议、合唱团送欢乐下基层演出、陕北民歌新歌发布暨非遗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在全方位展示陕北民歌独特魅力、激励高原儿女不断传承创新陕北文化的同时,向全世界传递榆林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产业共兴的良好形象和崭新风貌。
文/记者 杨晓慧 刘昊欣 马腾 李雄 闫景 图/记者 杨彬 延杨红 刘继远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