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声跨越千里的“谢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徐光达 郭鹏飞 应牧臻

阳春三月,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驻地,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跨越2100多公里,被送到战士王静平和齐圆手中。一个多月前,他们二人与退役军人王政汉一起,救下了车祸现场的受困群众。时隔50多天,终于找到救命恩人的周女士不远千里赶来,只为当面说一声“谢谢”。

事情发生在1个多月前,现役武警战士王静平和齐圆适逢休假,与退役军人王政汉相约到王静平老家参加他的婚礼。1月14日傍晚,3人驱车行驶到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江公路,正计划着晚上帮王静平布置婚房,却没想到偶遇了车祸现场的生死一幕。

王静平还记得那一刻的惊险,一辆轿车突然失控,径直撞向了停在路边的货车。强大的冲击力和惯性让轿车直接腾空,不巧的是货车上装满钢管,一根钢管直接贯穿了轿车,现场发出巨大声响,远远地就能看到引擎盖冒出白烟。

“我们看到前车出事故的时候,赶忙踩死了刹车。”王静平回忆说,当时天色渐暗,路面没有标示牌和路灯,如果不及时阻拦后面的车辆,后果不堪设想。3人立刻下车,拼命地朝其他车辆大喊:“停车!快停车!”

后续车辆被喊停,路上排起长长的车队,有群众下车一同赶往事故现场。零下30摄氏度的天气,让救援情况不容乐观,有人担心着,“这天那么冷,人估计都已经没了”。

“天又冷又黑,现场很安静,那时候我感觉自己都快死了,什么知觉都没有。”后来,受困群众周女士回忆起那一刻只觉得后怕。但当时,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的王静平却没有想太多。

车祸现场,引擎盖不断冒烟,车门被锁死,受困群众陷入昏迷。一根30多米长的钢管贯穿了整个车身,撞碎的汽车零件散满一地,车辆随时可能发生二次事故。

凭借经验,王静平第一时间将车熄火。变形的车门很难打开,他就和战友徒手去掰。几个人一边用力拉开车门,一边对着伤员大声呼喊:“坚持住,救护车马上就到!”“不要睡觉,不要睡觉,醒醒!”

“当时她脸上划开了一道很长很深的口子,从外面甚至可以看见里面的牙齿和骨头。”齐圆回忆说,现场散落的车辆配件划过周女士的脖颈,离大动脉只有几厘米。鲜血不断流淌着,伤员早已失去意识。

因为拉扯车门,王静平的手上也受了伤,现在留下几道疤,但他并不在乎地说,“一门心思救人哪顾得上自己受伤呀。”3人冲上去之后,一些地方群众也围了上来一同参与救助。他们将伤员挪到安全地带,一边用衣服为她挡风,一边陪着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刚入伍时,听老班长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子弟兵为人民嘛,自己虽然退伍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变,军人的本色没有变。”退役军人王政汉自豪地说。

两个小时的救援守护后,3人将周女士安全交到医务人员手中。经过抢救,周女士脱离了生命危险,身体也慢慢好转。但在她心里始终有一个心结,便是无法向救她的几位小伙子道谢,现场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姓名和联系方式。

周女士让丈夫四处打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到处询问。终于,有人看到了转发的短视频,认出了其中一位正是休假回家办婚礼的王静平。

几经辗转,一个多月后,周女士一家终于得知救她的是3位军人,其中两名95后,一名是00后。

“车祸这么严重,我的爱人能够幸运地活下来,多亏了他们的及时帮助。他们不顾自身安危,救了我爱人的生命,也救了我们的家庭。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们,当面说一句‘谢谢’!”周女士的丈夫激动地说。

为了当面表达感谢,不久前,还在康复阶段的周女士坚持和家人一起,驱车20多个小时,从内蒙古专程赶到部队驻地。送上感谢信和锦旗,缺损了7颗牙齿的周女士不顾说话费力,一个劲儿地对两名年轻的战士说着“谢谢”。周女士的丈夫说,如今妻子常告诉身边人,是武警战士救了她的命。他们还计划等身体康复后,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我们要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我们只是做了一件任何人看到都会做的事,更何况我是一名军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战士齐圆解释说,平时训练中,大家不仅要进行体能训练,还会学习自救互救专业知识,“所有的训练,不单是为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冲锋,也是为了在人民群众遭遇危险的紧急关头,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与使命。”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