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在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内,法国前总理、法国创新与展望基金会主席、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大十字勋章获得者让·皮埃尔·拉法兰,代表法国政府为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颁发象征文化领域最高荣誉的“法国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这场授勋仪式既是对徐波个人数十年推动中法人文交流的肯定,也是中法建交60余年后两国文化纽带愈发紧密的生动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仪式选址于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其前身正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拉法兰在致辞中特别强调这一地点的象征意义:“这里见证了中法文化合作的高光时刻。15年前,正是在这个展馆,中法两国共同书写了世博会的辉煌篇章。”徐波本人在答谢辞中亦感慨道:“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看到中法交流的永恒魅力。”
拉法兰盛赞徐波是“中法友谊的建筑师”。在他看来,徐波为中法友谊的发展精心设计空间与路径,在文化和教育领域贡献卓越。“他不仅是文化桥梁的架设者,更是为两国人文合作开辟路径的工程师。在当下充满挑战的世界格局中,这种坚持更显珍贵。”
拉法兰以"风筝"作喻赞美徐波的文化理想:"风筝翱翔天际却有一条线与大地相连,正如他既要拥抱世界又要心系祖国。”风筝借助风力攀升的智慧,恰似文明互鉴的真谛——在保持本真的同时,将差异转化为前进动力。
当拉法兰为徐波佩戴上勋章时,现场响起长久掌声。徐波回顾自己的经历,45年前学习法语,让他得以在国际舞台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深入了解法国和法国人民。这份殊荣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法文化工作者群体的致敬。他难掩激动之情,“这是一个极其崇高的荣誉。我不是艺术家,却意外得到了法国政府最高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表彰的不仅是我,更是所有致力于中华文化交流与人文合作的文化人,我只是其中最幸运的一个。”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儿子",徐波将荣誉归功于这座城市:“这份勋章属于海纳百川的上海,属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以世博会亲历者的身份寄语青年:“世博会虽已落幕,但其追求的文化对话精神永不过时。上海青年要继续拥抱全球化,将中外文化交流进行到底。”
“我们不是决策者,却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寻找最优解;我们不能抱怨分歧,但能用专业精神化解误解。”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徐波谈到:在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文化始终是和平的最后支柱,“为文化交流保驾护航,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