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对经济运行有着最直观的感知。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之际,我们从数据出发,走进企业,以记者的第一视角感受经济活力与韧性,推出《身临“企”境》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4月18日早上8点半,成都通锦桥,零食有鸣批发超市刚一开门,就涌入了一波早高峰的客流。
“刘阿姨,今天买了啥菜?”店长张鏸文熟悉地招呼着顾客,作为社区店,早高峰的客流主要是在附近菜市场买菜的奶奶阿姨们。
这是去年6月诞生的第一家零食有鸣批发超市,在这之前,它的主要业态是硬折扣零食集合店。
从2021年4月落地成都,截至目前,零食有鸣全国各地开店数量超过4000家,年购物消费者人次达5.4亿次。今年一季度,每个月开店数量超过200家。
平均每天开7家店,速度是怎么跑出来的?记者来到了成都零食有鸣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部一探究竟。
进入公司,“忙”的气息扑面而来。
写字楼一整层300多个工位坐得满满当当,沙发区7套桌椅几乎没有空闲,参观、洽谈的人像流水席一样。
“在家办公的是少数,还有大量的员工长期在外面跑,找铺子,做培训,巡店。”成都零食有鸣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澍雨刚从新疆出差回来,这位“90后”一年飞行次数超过100次,他常常一个人说走就走,深入县域、乡镇做市场调研。
从创始之初,零食有鸣就坚持扎根西部,押注社区零售和下沉市场,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成本,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把价格降下来,让消费者受益。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常常问自己,还能快到什么程度?”李澍雨说。
快,基于对市场的了解。以他为代表的年轻团队,几乎都泡在一线,到市场找答案。对市场足够了解,又会提升决策的速度和质量。
快,还需对“快”不断重新定义。周转提速,配货提速,零售有鸣公司在全国快速建设13个智能物流仓储中心,将商品平均周转期和门店的配送时间提升了2倍;而瞄准批发超市这一新业态,零食有鸣公司快速实现了转型,不到一年时间,批发超市门店数量已超过1700家。
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3.4亿元,同比增长5.2%。这样的消费力,让零售有鸣对市场前景很有信心,“我们今年底预计在四川的门店数量将达到2600家。”李澍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