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晓明)经过1500余名建设者昼夜不息、143天的持续奋战,迎泽大街西段于9月10日0时正式通车。
作为连接太原中心城区与西部区域的重要交通动脉,迎泽大街西段因长期大流量通行及地铁施工影响,出现路面磨损、排水不畅和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次改造工程,西起春居路口,东至晋祠路口,全长4.3公里,红线宽70米至79.3米。为让这条主干道更安全畅通、智慧美观,我市对道路、照明、排水、城市家具、智慧管网监测及物联一体化设备等进行全方位升级。
本次维修改造,对道路断面进行了优化,将原来的人非共板断面改造为人非分离断面,对文兴路口、千峰路口、和平路口、西中环路口等进行渠化设计,改造了西矿街—千峰路—迎泽大街异形交叉口,大幅改善了高峰时易引发通行混乱的问题,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无缝衔接地铁1号线,让地下与地面交通实现“零换乘”,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通过对超期服役、管径小、标准低、受损管线的更新改造,雨污分流效率提升了3倍。
城市家具延续东段的风格,“迎泽大街专属logo”独具匠心,如意祥云元素随处可见,做到整条大街色调一致,尽显端庄大气。夜间242基中华灯亮起,让整条大街璀璨绚丽。
市城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工程施工中,创新推行“四化”管理模式,通过施工组织模块化、工序衔接流程化、技术应用智能化和进度管控动态化,为工程优质高效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以攻坚精神破施工难题,改造瞄准地下管网“里子”升级,通过扩大管径、优化布局,从源头科学提升排水效率与系统耐久性,成功攻克“复杂地质与管线交错”“闹市区半幅施工限制”和“深基坑作业安全管控”三大难关。同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施工全过程,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全线配备洒水车、移动雾炮不间断作业,书写出生态筑路的新答卷。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