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曲筱艺)3月3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海昌海洋公园获悉,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收入约18.18亿元,与2023年的18.17亿元基本持平;但净亏损从2023年的1.82亿元扩大至约7.5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也从2023年的1.9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7.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75%。
海昌海洋公园表示,2024年得益于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开始了完整年度运营,集团收入由2023年的18.17亿元微增至18.18亿元,增长约0.1%。
图/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业绩截图。
财报显示,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旗下公园入园人次约1079万,较2023年同期增长16.1%,公园板块收入为16.85亿元。目前,海昌海洋公园在全国范围内自持并运营7家以“海昌”为品牌的大中型文旅项目。
文旅服务板块收入增长2.8%,北京海洋公园项目2027年试运营
海昌海洋公园表示,2024年,由于OAAS(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新项目的增加,该板块收入增长约2.8%,达1.33亿元。据了解,轻资产运营方面,目前正在推进中的项目包括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二期、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福州海昌海洋公园项目、宁波前湾新区海昌IP乐园及沙特阿拉伯海昌海洋公园。其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二期包括东方海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预计于2026年开业。
除了主题公园外,海昌海洋公园指出,公司在运营中发现度假酒店是IP落地的一个重要载体,未来会着重拓展IP酒店这条业务线。此外,也会探索IP主题馆、IP主题店(FEC)、IP快闪店、IP赛事及嘉年华等不同形态的IP产品。数据显示,上海公园的奥特曼主题酒店2024年入住率超70%,节假日旺季经常实现100%入住率。2024年1月,郑州公园奥特曼主题酒店开业首周全部预订满房。
海昌海洋公园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OAAS+IP运营模式。未来两年,上海公园二期和郑州公园二期的开业,将为业绩增长提供确定性支持。海昌海洋公园将在北京及福州分别落地两个大型轻资产主题公园项目,通过由国资合作方负责土地获取及投资建设、由海昌负责项目运营且实现收入并表的商业模式,快速推进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
关于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海昌海洋公园方面获悉,目前项目正在实施设计深化,已启动基础工程施工,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并于2027年上半年开始试运营。据了解,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毗邻环球影城,位于地铁7号线高楼金站出口,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约42亿元,由通州城建集团负责土地获取和投资建设,海昌负责运营管理。
流动负债净额达29.53亿元,寻求融资改善现金流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消息不断,且颇具“戏剧化”。
去年10月底,曾有传闻称公司将出售资产、私有化,或控股股东将出售所持股权。随即海昌海洋公园发布自愿性公告,针对市场传言进行澄清。
2024年11月18日,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短暂停止买卖;2024年11月21日恢复。根据海昌海洋公园发布的公告,已于近日就潜在融资事项与一家产业基金订立无法律约束力示意性条款清单,约定该基金拟认购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1亿美元,所得资金用途为一般性公司资本开支和流动资金。
海昌海洋公园当日在另一份公告中表示,2024年11月18日,公司收到银行《逾期贷款(垫款)催收通知书》,该银行及其他多家银行(下称“贷款人”)与海昌海洋公园旗下一家子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下的债务于2024年11月17日到期,该债务包括5000万元的本金和约1380万元的利息,要求该子公司立即履行还款义务。公告显示,海昌海洋公园已与贷款人积极磋商探讨解决方案,双方已就稳定该子公司及其项目经营管理、妥善化解风险等达成共识。海昌海洋公园方面表示,公司正尽最大努力筹措资金以结清未偿还款项,并寻求新的再融资机会。
图/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业绩截图。
对海昌海洋公园来说,2024年的负债或是比亏损更为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昌海洋公园的流动负债净额为29.53亿元,年内有约4.97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到期未偿还。海昌海洋公园称,后续已偿还其中约0.67亿元;截至目前,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人民币1.04亿元已成功续期。海昌海洋公园还表示,集团继续监察资本开支,务求现金资源取得平衡及纾解,以支持公园营运,以及采取行动收紧针对多项营运开支的成本控制,并正积极寻求新的投资及业务机会,目标是录得营运盈利及正数现金流。
财报中,海昌海洋公园也提到了去年11月的融资消息,并表示公司一直积极与潜在投资者磋商,以期在有需要时取得进一步融资,包括但不限于股本融资、供股及发行新可换股债券,以改善本集团的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