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叫什么族(让你认识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一一赫哲族)


在祖国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神秘又勇敢善良的民族一一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与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肃慎、挹娄、勿吉、鞋羯、女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有清以后《清圣祖实录》始见“赫哲”族称。因着鱼皮,擅使犬,赫哲族也曾被称作“鱼皮部”和“使犬部”。



民族语言

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一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在语音、词汇和构词方法以及语法结构等诸多方面与古女真语有着渊源关系,属粘着语类型。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历史上信仰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相信自、月、星、辰,风、火、雷、电、山川、河流等天地间的万物都是神在主宰,他们崇拜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亦有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偶像崇拜),他们认为萨满是人神之间的使者,能借助神力祛除病魔,求得渔猎丰收和部族的太平与兴旺。



生产方式

渔猎生产是赫哲族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来源,因此,有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之说。“渔猎”二字是赫哲族由古至今时生产、生活的概括。赫哲人对各种鱼的习性特点和捕鱼场所是非常熟悉的。他们掌握各种鱼的活动规律,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捕捞。一般从开江的“谷雨”至“小满”这段时间里,是捕鱼的大好季节,即为春季渔汛圜,夏秋冬季,赫哲人根据鱼类的生长和活动规律,也有着各种各种不同的捕鱼生产方式。有网捕、叉捕、钩捕等。



衣着服饰

赫哲族早年的衣服、被褥多是用鱼、兽皮制成,由于居住区域不同,做衣服的原料也有区别。松花江下游到同江、勤得利一带,主要以狍、鹿皮做衣料,鱼皮次之。八岔往下至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多以鱼皮做衣服。布匹约在二、三百年前有少量输入,至二十世纪上中叶,布衣逐渐代替了皮衣。


饮食习惯

赫哲族的传统饮食,分鱼肉、兽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个种类,其中,尤以食鱼最为独特。赫哲人的食鱼有刹生鱼、鱼片、刨花、鱼毛、鱼条、鱼籽、鱼籽干、烤鱼、烤鱼片、炖鱼等。



居住风格。

赫哲族为适应渔猎业生产的需要,均选择江河两岸高处和接近渔猎场的地方居住。他们早年的住房有地窨子、撮罗、马架子和木刻楞。



交通工具

赫哲人早年行路和搬运的主要工具有托日乞(狗拉雪橇)、桦皮船(乌莫日沉)、桦皮载重船(皆拉)、快马子(古录板)、舢板船(特莫特肯)、大帆船等。



民族节日

赫哲族有了自己民族的节日,乌日贡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吃着鲜美的“踏勒克”,竞技各种传统体育游戏,载歌载舞,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此外还有河灯节,开江节,大马哈洄游节,呼日堪文化节等。


文学艺术

赫哲族文学包括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创作文学。民间口头文学以伊玛堪、特仑固、说胡力为主体:书面创作文学则是赫哲族作者以戏战剧、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用汉语文进行创作的文学。艺术主要包輯音乐舞蹈、纹饰图案与造型艺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