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是靠通过释放毒液来杀死目标进行捕食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公认的“毒物杀手”。
讲到毒性就离不开一个概念--致死中量!
致死中量指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芋螺是一种食肉软体动物,捕捉蠕虫、软体动物甚至鱼类,其毒牙是有效的武器。
芋螺捕食靠喷出一根约1.5毫米长的利齿,并释放毒液将鱼等目标麻痹,然后进行取食。牙齿用一次后就会更换,可以持续进行捕食。
地纹芋螺的毒液对人体的致死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029至0.038毫克!
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有两种类型,内陆太攀蛇和海岸太攀蛇。
太攀蛇的毒液是促凝血剂 (促进血液凝固)和烈性神经毒素的混合物 ,神经毒素使神经之间的链接中断 ,导致被咬者全身麻癖,最终死亡 。
内陆太攀蛇毒液的半致死剂量为0.025mg/kg。太攀蛇咬一次释放的毒液是眼镜王蛇的50倍。
毒性最强的蜘蛛,其毒牙足以穿透人的指甲。
雄性蜘蛛比雌性蜘蛛更具攻击性,雄蜘蛛之毒性约为雌蜘蛛的4倍。
被咬伤15分钟机会死亡!不过现在已经有抗毒血清。
毒箭蛙的毒主要为背部的腺体分泌的体液,电影里印第安人弓箭上上毒经常用的就是这个蛙毒。
黄金箭毒蛙的毒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意思是不划破肌肤的话是不会有毒的。
黄金箭毒蛙毒液的活性成分叫蟾毒素 ,主要影响受害者心脏,使其失常、心室纤维颤动,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 毒素还能加快钠渗透 , 力敝中枢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 导致其超速 运转。
黄金箭毒蛙皮肤中的 LD50(平均致死剂量)为0.2微克/千克,一只黄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杀死10个成年人。
蓝环章鱼遇到危险时,身上和爪上深色的环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警告信号。
蓝环章鱼的毒素存在于它的唾液腺中,然而却不是由其自身分泌的,而是由存在于唾液腺中的病毒粒子引起的,当章鱼攻击其他生物时,病毒粒子进入到生物体内,而发挥它的毒性作用。
一只蓝环章鱼所携带的毒素却足以在数分钟内一次杀死26名成年人。而还无有效的抗毒素来预防它。章鱼的毒液能阻止血凝,使伤口大量出血,且感觉刺痛,最后全身发烧,呼吸困难,重者致死,轻者也需治疗三四周才能恢复健康。
蓝环章鱼的毒液0.5mg即可致人中毒死亡。
箱形水母是地球上已知的对人毒性最强的生物,又名海黄蜂。
箱形水母的触须上生长着数千个储存毒液的刺细胞,不仅恶意的攻击,就连贝壳或皮肤不经意的剐蹭都会刺激这些微小的毒刺。
它的毒液主要损害的是心脏,破坏肌细胞跳动节奏的一致性,从而使心脏不能正常供血,导致人迅速死亡。
一只箱水母的素毒足以毒死60位成年人,如中了箱水母的毒后,0秒到4分钟内不救治的话必将死亡。
蜘蛛中唯一具有攻击性的品种,如果距离它太近,它会向人跳过去。
巴西游走蛛在攻击之前会给对方一个警告,会举起它们那与众不同的红色螯肢,以后四条腿作为支撑,挥舞前四条腿。
游走蛛的毒素主要为神经毒素,被咬了一口,会有激烈的局部疼痛和肿胀,其次是严重的系统性影响,如不规则的心律,呼吸暂停,肺水肿和呕吐。
部分男性朋友被咬后生殖器官会出现生理反应,一般能够持续好几个小时甚至两三天,如同“天然伟哥”
巴西游走蛛体内通常带有60毫克毒素,其中6微克毒液便可让同体型大小的树蛙丧命,10毫克毒素能够使225只老鼠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