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的判断及计算方法如下:
不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中的任何义务。
履行不符合约定: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方式或结果与合同约定不符。
预期违约: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违约方需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采取补救措施:违约方需采取必要措施以纠正违约行为。
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支付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过高,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调整。
约定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由双方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所遭受损失的30%。
实际损失:若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则违约金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计算方法:违约金的具体计算方式可以依据合同中的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如按逾期本金的一定比例计算等。
请求履行: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请求赔偿: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及违约金。
解除合同:在严重违约的情况下,守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建议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和计算方式,以便在违约发生时能够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若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可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计算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