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时期,《汉书・地理志》与《后汉书》等典籍中记载,在幽燕之地,也就是如今的河北设置了 “泉州”,位于如今的通州地区。
而当时的福建泉州,乃至整个福建地区,在汉朝初期都还比较蛮荒。直到晋朝,八王之乱后西晋走向终结,中原百姓大规模南迁,部分百姓来到福建沿海地区繁衍生息。
泉州的晋江、洛阳桥等地名,便是当年从中原而来的移民为怀念故土而取,此后福建地区才逐渐发展起来,但建制仍比较粗糙。
“虎乳泉” 是泉州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的名泉,位于 “清源天湖” 上方的岩坡上。据记载,泉州因清源山之虎乳泉,“味甘而洁,湛然澄清” 而得名。
泉眼上下皆石,上石如壳、下石如砥,中坼有孔窍,泉从隙缝里流出,注入一方形石孔中。上有吕道人题刻 “虎乳” 和宋朱熹撰写的 “源头活水” 石刻。“虎乳泉” 长年不涸,以其泉泡茶,香气独特,沁人心脾。
夏、商两代,泉州境域属扬州。西周时,泉州为七闽地。春秋末战国初,泉州属越国。周显王四十六年,部分亡越族人流入闽中,泉地属之。
秦始皇二十六年,泉属闽中郡,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汉高祖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泉地属闽越国。汉武帝建元六年,废闽越王号,先后封越繇王和东越王共领前闽越国地。始元二年,设立冶县,隶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改属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建安元年,孙策攻占南部都尉。吴永安三年,南部都尉辖地为建安郡,析侯官县地置东安县,除今德化侯官县外,其他境域大多属东安县。
晋太康三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西晋末年,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大批衣冠士族南迁入泉,沿江而居,渔樵耕织,“晋江” 因此得名。中原汉族人的生产技术、文化与原来闽越族文明相融合,使泉州一带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发展。
明洪武二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省,仍领七县: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清初仍置泉州府,上隶福建行省,领县同明。雍正十二年,升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乾隆四十年,析同安县部分地设马巷厅。至此,泉州府即领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五县及马巷厅。
1982 年,泉州成为国家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5 年 5 月 14 日,泉州市升为地级市。泉州是中国 18 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22 年,泉州市生产总值 12102.97 亿元,是中国 24 座万亿城市之一。泉州是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节点,现泉州市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是世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被誉为 “世界宗教博物馆”,是中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
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其名称的由来,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从山上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故名 “清源”,亦名 “泉山”。唐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州的名称即以山名而得。自此,泉州这个名字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泉州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诸多变迁。隋开皇九年(589),今之泉州为南安县辖地,隶属于当时的泉州(今之福州)。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治所在今之泉州南安市丰州镇,辖管南安和莆田二县;唐贞观九年(635)撤丰州;唐嗣圣元年(684)置武荣州,治所不变,辖管南安、莆田和龙溪(今之漳州)三县;不久撤武荣州;唐久视元年(700)复置武荣州,治所移至今之泉州鲤城区,辖管南安、莆田、龙溪和清源(今之仙游)四县。
随着历史的发展,泉州的辖地也在不断变化。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地置惠安县,仍隶属于泉州;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割所属长泰县归漳州。
此后,泉州与漳州不曾合治;泉州与莆田则时分时合;厦门升置为市后,同安县隶属于厦门;金门升置为县后,仍隶属于泉州。
如今,由惠安县析出肖厝开发区,后改称为 “泉港区”;而晋江县则被划分为鲤城区、晋江市和石狮市,鲤城区又析出丰泽区和洛江区。
这样,作为地厅级建制的泉州市,辖地包括鲤城、丰泽、洛江和泉港四区,晋江、石狮和南安三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金门(待回归)五县。
清源山地处泉州市北郊,山脉绵延起伏,气势雄伟。其主峰海拔高达 498 米,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清源山的地理特征独特,由众多的山峰、峡谷、溪流等自然景观组成。山上的岩石形态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栩栩如生,为清源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清源山最为著名的景观当属那乳白的泉水。这些泉水从山上的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水质清澈透明,口感甘甜。泉水在山间流淌,形成了许多小溪和瀑布,为清源山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其中,一些著名的泉水景点如虎乳泉、清源洞泉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虎乳泉位于清源山的一处山谷中,泉水从一块形似虎乳的岩石下流出,泉水流量稳定,常年不断。清源洞泉则是从清源山的一个天然洞穴中涌出,泉水清澈见底,周围环境清幽,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在古代,地名的命名往往与当地的自然景观、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泉州以清源山命名,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首先,清源山的泉水是泉州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在古代,水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清源山的泉水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用水,还灌溉了周边的农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以清源山命名泉州,体现了人们对这座山的感恩之情。
其次,清源山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位于泉州的北郊,是泉州的天然屏障。在古代,战争频繁,清源山的存在为泉州提供了一定的防御保障。同时,清源山也是泉州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之一。山上的道路连接着泉州与周边地区,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最后,以清源山命名泉州,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在古代,人们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神灵,清源山的泉水被视为神灵的赐予。因此,以清源山命名泉州,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
泉州素有 “温陵” 之雅称。这一别称的由来,与泉州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泉州常年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古诗称泉州 “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泉州如同一个温暖的摇篮,孕育着这里的人民和文化。
“温陵” 这个别称寓意着泉州是一个温暖、宜人的地方。它不仅体现了泉州的气候特点,也反映了泉州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这个温暖的城市里,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温陵” 这个别称,也成为了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里的温暖与美好。
唐初,刺桐树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成风。唐宣宗年间(847—860 年),郡城已遍植刺桐。南唐保大年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规划拓建泉州城,环城遍植刺桐树,泉州遂称刺桐城。
刺桐树在泉州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泉州增添了美丽的风景,还成为了泉州的象征之一。刺桐树高大挺拔,花色鲜艳,象征着泉州人民的勇敢和坚强。在古代,泉州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刺桐树也成为了泉州与外界交流的象征。外国商人来到泉州,看到满城的刺桐树,便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城市。
“刺桐城” 这个别称,见证了泉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它代表着泉州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也激励着泉州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拼搏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秦汉时期,泉州境域属扬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 年),泉属闽中郡,闽越族酋长无诸领。此时的泉州地区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在秦汉时期,泉州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始逐渐兴起。农业方面,泉州地区的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同时也发展了渔业和畜牧业。手工业方面,泉州地区的居民开始制作陶器、青铜器等工艺品,同时也发展了纺织业和造船业。商业方面,泉州地区的居民开始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往来,逐渐形成了一些商业中心。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这次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驻泉州,史称 “衣冠南渡”。随着南迁汉族人的生产技术、文化和原来闽越族文明相融合,使泉州一带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泉州地区的人口急剧增加,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方面,南迁的汉族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铁农具、牛耕等,使得泉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手工业方面,泉州地区的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方面,泉州地区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与海外的贸易也开始逐渐兴起。
隋开皇九年(589),今之泉州为南安县辖地,隶属于当时的泉州(今之福州)。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治所在今之泉州南安市丰州镇,辖管南安和莆田二县;唐贞观九年(635)撤丰州;唐嗣圣元年(684)置武荣州,治所不变,辖管南安、莆田和龙溪(今之漳州)三县;不久撤武荣州;唐久视元年(700)复置武荣州,治所移至今之泉州鲤城区,辖管南安、莆田、龙溪和清源(今之仙游)四县;唐景云二年(711)泉州(今之福州)改称为闽州而武荣州改称为泉州(今之泉州)。
在隋唐时期,泉州的建制不断变化,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泉州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唐朝时期,泉州的海外贸易开始兴起。唐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交通贸易,中唐至晚唐,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进一步发展,出现 “市井十洲人” 盛况。为管理对外贸易,唐政府在泉州设置 “参军事”,“掌出使导赞”。
北宋元祐二年(1087),朝廷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市舶司的设立,标志着泉州的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市舶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海外贸易,征收关税,接待外国使节和商人等。市舶司的设立,为泉州的海外贸易提供了更加规范和有序的管理,促进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在市舶司的管理下,泉州的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品种也日益丰富。泉州与日本、高丽、占城、渤泥、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麻六甲(今马来西亚)、蒲甘(今缅甸)、天竺、细兰、波斯、大食(今阿拉伯)、弻巴罗、层拔等 57 个国家和地区有海上贸易关系。泉州港 “涨海声中万国商” 的繁荣景象。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泉州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成为了南方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其次,宋元时期,政府重视海外贸易,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泉州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和支持。同时,政府还鼓励民间商人参与海外贸易,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泉州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 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规模巨大。泉州与众多国家和地区有海上贸易关系,贸易品种涵盖了丝绸、瓷器、茶叶、手工制品等。二是港口设施完善。泉州港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如码头、仓库、灯塔等,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文化交流频繁。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大量外国商人、宗教团体、避难群体来到泉州侨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杂糅的现象。泉州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对泉州的海外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泉州的海外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港口贸易逐渐衰落,许多商人被迫转行,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海禁政策不仅影响了泉州的经济发展,也对泉州的文化交流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海外贸易的减少,外国商人、宗教团体、避难群体的数量也逐渐减少,文化交流的频率也大大降低。泉州曾经的多元文化氛围逐渐淡化,文化发展也陷入了停滞状态。
尽管海禁政策对泉州的海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但泉州人民并没有放弃。在明清时期,泉州开始进行经济转型,发展国内贸易和手工业。泉州的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传统手工业继续发展,同时也开始发展一些新兴的手工业,如木雕、石雕等。
在文化传承方面,泉州人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泉州的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等独具特色的 “五南” 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时,泉州的宗教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基督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被誉为 “世界宗教博物馆”。
在近现代,泉州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后,泉州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的入侵给泉州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泉州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积极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泉州成为了抗日的重要战场。泉州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为保卫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重视泉州的经济建设,加大了对泉州的投资力度。在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经济实现了腾飞。泉州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等九个千亿产业集群。泉州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成为了福建省的经济强市之一。
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泉州的文化也得到了繁荣发展。泉州的南音、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送王船、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6 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是中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泉州的文化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元寺、惠安崇武古城、安溪清水岩、德化九仙山等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